与天津市中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4个月以后,患有糖尿病的刘阿姨不仅控制住了血糖和体重,每月的药费开销也减少了70%。此前,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在中塘镇进行试点,刘阿姨成为了第一批“吃螃蟹”的人。
签约后,刘阿姨在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建立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。根据综合指标,主管医生为她进行了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并调整了药方。健康管理师针对她的具体情况,提出了饮食、运动等方面的建议。离开管理中心后,刘阿姨还加入了“中塘医院健康管理群”,在微信群友和健管师的监督下,很快取得了成效。
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医疗事业部总监朱作君告诉记者:“以前慢病患者在基层多以续方取药为主,享受的‘诊’‘治’服务很单薄,‘防’‘管’‘健’服务更是难以享受到,而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则能为患者提供诊前医卫融合、诊中以筛促防、诊后医健结合的全流程服务。”
数据表明,截至目前,试点慢病管理中心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达到了76.68%,按人头付费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结余率达16%—31%,实现了患者负担减轻、医院降本增效、医保支出可控的共赢局面。近日,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还被评为了天津市2021年度的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示范项目。
如今,慢病的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难题,市面上各类可穿戴设备和线上小程序等层出不穷。与这些方式相比,慢病管理中心凭借健康管护组织(HMO)的运营模式获得了显著优势。
健康管护组织模式的核心在于医疗支付方与医疗服务方合力,通过健康风险管理、医疗质量管理、诊疗路径管理及数字化提效赋能等方式,对医疗服务的成本、效果进行优化。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是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导、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组建的以健康为中心的紧密型医联体。在这一体系下,全市16个区的26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统一的云管理、云服务、云药房、云检查“四朵云”平台和标准化的慢病管理中心,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管护服务。
以往,医疗服务都是按项目付费,造成了“过度检查、过度治疗、医保浪费”等弊端。天津慢病管理中心则将“按价付费”转为“按效付费”,这不仅能够引导患者有序就医,还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,真正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转变为“以健康为中心”,与国家深化医改的方向一致。
截至2022年3月25日,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总建档管理人数已有60余万人。未来,慢病管理中心还将进一步建设冠心病、脑卒中等病种的专病门诊。预计到2022年底,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慢病管理中心将完全覆盖津城。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执行院长闫晋红说:“随着慢病管理中心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,天津市居民将能切实地感受到:管好慢病,家门口的医院就行!”(徐 盈)